本网讯 为贯彻党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汶川县党务干部自身建设,更新党务知识,深化校地合作,12月9日至12月12日,由汶川县县委组织部主办的2014年汶川县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此次培训班共举行专题讲座七次,实地调研考察一次。我校党委书记马洪江教授作了《创新基层干部群众工作方法,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和《农村基层的法制稳定》两次讲座。他在《创新基层干部群众工作方法,解决基层社会矛盾》中讲到,党的群众工作水平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党务工作者要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明确目标,懂得认真分析,敢于克服困难,使基层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要不断发展自我领导,完善团队领导,巩固组织领导,抓住机遇求发展。在《农村基层的法制稳定》讲座中,马洪江讲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把法治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民是最大群体,农村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基础,农村社会管理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农村基层的法治稳定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基层干部要为人民服务,依法治村、以德治村,加强村民的法制观念,从而促进基层的经济发展。
我校纪委书记沈云以《法治下的权力监督与制约》为主题作了讲座。他从什么是法治,法治思维下权力监督与制约的特征,正确对待权力以及正确行使权力四个方面作了讲解。他强调:“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认识到二者的一致性,才能理顺法与权的关系,让治国理政者有依据,法治建设有遵循。沈云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正确对待权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进作风,当好表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格要求,身体力行。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主任余松教授以“深刻领会决定精神,积极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作了详细解读。他对“决定”的起草背景作了阐述,并指出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科学立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做到严格执法;保证司法公正,做到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做到全民守法。
我校管理系主任陈林副教授做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团队执行力》的讲座,他指出服务型党组织是对党的宗旨的认识不断演进的结果,它形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确立的时期,并在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活动中得以发展、升华。他对当前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如何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陈林还指出团队是组织成败的关键,并对如何提高团队执行力作了详细阐释。
我校预科部党总支书记江先蓉副教授就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与大家作了交流。她指出,压力管理与危机管理要以新的思维来调适,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学会反思自我,远离幸福萧条,不断修炼自己的情商,学会转变心态,享受快乐的生活。
我校组织人事部部长许箭星教授详细解读了党员发展的细则,他强调,要坚持抓好新党员培养教育这个过程,发展党员要严格执行发展程序规定,要始终突出政治合格标准,切实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确保把总量控制住、把质量提上去、把结构调整好,全面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文: 学生记者 王桂强 陈张燕
编辑:邓晓宇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