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理论学习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二)

作者: 时间:2024-07-19

【本网讯】7月15日—18日,备受关注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我校干部师生纷纷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积极关注全会动态、热议全会话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教师工作部部长焦安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作为一名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教育事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成就!我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以勇立新功的豪情壮志投身到把学校建成高质量本科院校的教育事业中,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5371”发展战略,为完成师范专业认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3大攻坚任务,充分发挥人事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阿师力量。

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余列本次会议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高校二级单位党务负责人,我深感振奋,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决策,为我们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积极响应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在党建引领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学科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此,我号召全院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学院的发展中来,共同为实现学院的长远目标而努力。

校团委书记李家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体现了我们党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勇于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精神。在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民族地区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中,要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学校各项任务的落实。面对师范专业认证和硕士点申报工作的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推诿,敢于迎难而上,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友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会议精神传递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战略,充分彰显一张蓝图绘到底决心和意志。蓝图已经绘就,每个人都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一名教师要发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在师范专业认证、硕士点建设等工作中攻坚克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后勤基建处副处长孙延飞全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我特别关注全会关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点深化改革的原则。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受益者,深刻体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肩负着伟大的使命。

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师但菲:历届三中全会的议题都聚焦于如何深化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里程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行稳致远、善为善谋,改革开放依然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活力之源,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演变的定海神针。党员干部们更要自觉谋划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守正创新,强能提质,努力实施“5371”战略性工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应用型大学添砖加瓦。

教师教育学院教师王灏:作为一名民族地区高校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本职岗位上为强国事业、民族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文学与历史学院教师高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深刻感受到会议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明确方向。我将认真学习会议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育与健康学院教师宋同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也有一些认识。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的建设,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学校的教育工作也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周利群:7月15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改革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塑造着国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着国人的精神面貌、淬炼着国人的价值观念、涵养着国人的自信胸襟。身为辅导员,我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将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融入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使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起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伟大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杨思羽回望过去,我们经历了世界变局加剧、全球通胀高企、新冠疫情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却毅然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境界。展望未来,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坚守人民立场,从实际出发,时刻警醒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七大思维,我们稳扎稳打,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文学与历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张万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代大学生也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参与到改革中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应当保持对改革的信心和支持,相信国家有能力通过改革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实现更好的发展。二十届三中全会不仅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通过这次会议的召开,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中国,也相信当代大学生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编辑:陈凌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