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对外合作交流

汶川县—阿坝师范学院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 时间:2025-06-13

【本网讯】为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2025年6月13日上午9:30,阿坝师范学院与汶川县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在我校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阿坝州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汶川特别旅游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兼)陶钢,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纪委监委驻阿坝师范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建军主持。

(图:会议现场)

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尕让他以“深耕羌山同筑重生路,精护岷山共育友谊花——奋力打造民族地区校地合作示范样板”为主题汇报了阿坝师范学院与汶川县自2017年以来开展校地合作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图:尕让他作主题报告)

向武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汶川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领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他指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校地合作是高校履行服务社会使命、赋能地方发展的核心路径。近年来,阿坝师范学院与汶川县精诚携手,持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构建并实践构建“三联三聚三融”合作模式,在共建汶川县南北学区教育联盟,深化“党建+”模式,打造智慧农业科创园、“汶创HUI”,创新选派“艺术村长”,赋能乡村文化等领域成果丰硕,是校地同心、优势互补的成果。他强调,深化校地合作是推动高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需求的必然选择;是助力地方提升核心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是盘活高教资源、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未来,我校将紧紧围绕会议梳理的共识和2025年校地合作需求清单,重点推进深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强化科研协同与平台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全力推进申硕等核心发展任务工作。

(图:向武讲话)

向武表示,本次校地合作工作交流,不仅是双方紧密携手、协同创新的崭新起点,更是共同落实国家战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行动。热切期盼汶川县委、县政府及部门给予更深入、更实效的支持与协作,双方携手并肩,共同推动清单上的项目落地生根,将共识和前沿技术在汶川大地上转化为蓬勃的新质生产力。希望全体参会人员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做深做实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大文章,为阿坝师范学院与汶川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持久的动能。

陶钢代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及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对阿坝师范学院长期以来在汶川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群众增收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向扎根水磨、奉献岷江河畔的阿师人致敬。陶钢谈到,阿坝师范学院在水磨镇灾后重建中实现了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发展,成为浴火重生的典范。多年来,双方校地合作成效显著,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学校继续扎根汶川、服务汶川,为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

(图:陶钢讲话)

陶钢指出,希望双方进一步优化校地合作布局,探索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合作新模式,健全联动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汶川的政策资源优势和学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持续拓展内外合作空间,汶川将以更加开放、创新的姿态深化与阿坝师范学院的合作。他强调,县级部门要主动作为、深度对接,围绕教育联盟共建、硕士点申办、产业项目落地等重点工作,逐项落实任务,切实支持阿坝师范学院建设,协同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加强沟通对接,共谋发展、共建产业、共育人才,助力阿坝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汶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地区县域典范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图:会议现场)

会后,校地相关职能部门还就校地合作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此次会议,是我校与汶川县校地合作的新征程,我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优势,深度融入汶川发展大局,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中主动担当,与汶川县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指引,在人才共育、产业共兴、社会共治中携手前行,全力打造民族地区校地合作典范,为四川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汶川县委副书记、映秀镇党委书记李春,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李雪燕,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刘霞,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发改局局长邹涛;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宋弘,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昌威,党委常委、副校长齐泽民,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查旺斯基,汶川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阿坝师范学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


文字: 陈瑶 何婷 格吉莫史作 肖玲玲

摄影:谢绍秋 张鑫淼

编辑:容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