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对外合作交流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科教文化产业专委会学术年会暨产教融合支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 时间:2025-04-23

【本网讯】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2025年4月22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科教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主办,阿坝师范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科教文化产业专委会学术年会暨产教融合支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数字经济赋能文化旅游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数智文化’创新人才”。

(图:会议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胡卫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四川省文化厅原厅长、四川省文联原主席郑晓幸,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科教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彭翊,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宋亚兰,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党委常委、副校长齐泽民,党委常委、副校长孟秀祥出席会议;专委会会员单位代表,专委会组织机构成员,高校、职业院校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第一阶段由金鹏主持、会议第二阶段由涂永红主持。

(图:向武讲话)

    向武对莅会嘉宾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各界友人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他回顾阿坝师范学院发展历程,学校始终锚定“民族+师范”“应用+融合”的办学特色,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扎根川西北高原,构建“一核多元”文化体系,跻身四川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优先培育”类高校,成为民族地区师资培养摇篮、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阵地。面对当下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面临的人才供需错位等挑战,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此次会议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共商数字文旅、非遗活态传承等议题,旨在政校企协同破解瓶颈,协同培育兼具文化底蕴与数字素养的跨界人才,携手共绘民族地区产教融合新篇章,为建设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图:胡卫锋讲话)

胡卫锋祝贺会议的召开并感谢各位对四川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他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融”战略,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依托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构建平台强化示范效应,融合机制实现双向互联,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培育跨界人才。他指出,探索四川特色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与产业双向赋能,为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建设教育强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高等教育支撑。

(图:项兆伦讲话)

项兆伦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是人们的文化印记,它既有“无形的”特征,也依赖物质的支持,这些物质与非物质因素共同构成了非物质文化传统的整体。他介绍了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指出该计划将帮助手工艺人提升技艺、拓宽视野,推动传统工艺振兴。

(图:郑晓幸讲话)

郑晓幸以“破解文旅深度融合的困境与障碍,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四川文旅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四川建设文旅强省势在必行,四川文旅资源禀赋优、产业基础好、市场空间大,但文旅融合存在资源整合碎片化、项目驱动规模与质量失衡等问题,提出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优化产业链等发展战略,并强调高校应重视文旅人才培养。

(图:彭翊讲话)

彭翊以“产教融合:政策、主体和载体”为题,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关于产教融合的课题成果,介绍了产教融合体系以及城市、高校、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角色和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图:主题分享)

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汝辉以“文旅产教融合的院校实践”为题,分享了四川旅游学院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做法和成果。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雪倩以“文旅产教融合的企业实践”为题,介绍了企业推进产教融合的做法和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以“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实践”为题,介绍了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的系列工作。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黄洋以“四川阿坝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为题,介绍了阿坝州的非遗资源以及阿坝师范学院助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腾以“西昌学院旅游管理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经验分享”为题,分享了西昌学院旅游管理在产教融合领域取得的成功经验。

(图:签约仪式)

(图:签约仪式)

会议期间,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雪倩、四川省文化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玉分别与四川旅游学院、阿坝师范学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会上,参会代表围绕校企人才供求问题以及民族地区院校文旅人才培养战略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图:参会嘉宾合影)

本次会议的召开,对有效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面临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度不足、供需脱节问题,以数字经济加速赋能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旅游领域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有重要意义。


文字:朱语熹 黄培嘉 毕嘉怡 张雨婷

摄影:李珊 魏华良

编辑:容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