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3月10日,“巾帼·乡创”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富工坊在寨子坪村村委会举行了首次乡村设计师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以藏族版画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成功吸引了众多乡村妇女创业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以及乡村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其中。我校美术学院彭潘丹犁副教授应邀出席,为学员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盛宴。

(图:版画培训现场)
非遗瑰宝新生机。藏族版画——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彰显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彭潘丹犁在培训课程中深入阐释了藏族版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其文化价值。她表示:“藏族版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的承载者。期望学员们能够深入领会藏族版画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之中,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乡村创业新起点。本次培训课程成功吸引了36名来自周边村寨的学员,她们主要是致力于乡村创业的妇女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爱好者。参与培训的学员普遍反映,通过学习藏族版画艺术,她们不仅在文化修养上得到了提升,而且为自己的创业旅程开拓了新的视野和方向。学员张女士表示:“我长久以来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文化产业贡献一份力量。此次培训使我掌握了藏族版画的制作技巧,我计划将这些艺术作品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以此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新动力。自“巾帼·乡创”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富工坊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技艺培训,助力乡村妇女实现创业与财富积累。此次藏族版画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工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工坊负责人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不仅是文化财富的珍宝,更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们期望通过此类培训,使更多的乡村妇女掌握专业技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赋能乡村新产业。“巾帼·乡创”非遗致富工坊将向学员们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与市场推广服务,定期组织作品展,构建创业交流平台,以促进学员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彭潘丹犁老师表示,将持续关注学员创作实践,并为她们提供专业指导,以助力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帼·乡创”⾮遗致富⼯坊的创办,是阿坝师范学院助⼒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也是依托我校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把思政教育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阿坝师范学院党建育人模式探究与实践”项目开展的党建育人活动。我校派出的郑宇明等驻村⼲部,充分发挥⾃⾝优势,挖 掘当地⽂化资源,积极组织周边村舍妇⼥参与到制作⽣产和销售中,为农村妇⼥们带来了就业岗位,使经济困难家庭有了收⼊来源,实现了 ⽂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助⼒乡村振兴发展。“⼱帼·乡创”⾮遗致富⼯坊参加此次⽔磨镇“采茶季”活动,进⼀步提升了⼯坊的知名度和影响⼒,为⾮遗产品的市场推⼴奠定了基础。
供稿、供图:驻村工作队员付文灿 郑宇明
编辑:陈凌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