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2月19日14:20,我校召开第一届AI时代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暨第一届“雪山草地”红色文化研究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分组讨论会。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高校有关负责人,四川省教育厅,阿坝州人民政府、社科联、教育局,都江堰市教育局、教育发展联盟单位,凉山州德昌县教育局,汶川县南部学区教育联盟单位相关领导,阿坝师范学院在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参与讨论会。本次会议分别设AI时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AI时代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两个分组讨论会场。

(图:AI时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
AI时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上,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齐泽民致欢迎词。他指出,民族地区的教育正经历从教育资源不平衡到基本平衡、从教育机会公平到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仍需攻坚克难,而如何在AI时代背景下推动民族地区优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优质与均衡的双赢是关键,希望各成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性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图:AI时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
阿坝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小琴表示,应顺应人工智能趋势,推动AI应用服务教育教学,要从打破、重构、交融三方面使用AI工具对信息进行整合与共享、培育复合型人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泽朗建议通过大力培养地方定向师范生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要强化教师技能培训,加快数字校园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阿坝师范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冉建华表示,要加强管理效率,让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探索和打造人工智能平台,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图:AI时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
都江堰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忠深刻解读“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他表示,新时代用AI赋能教育要坚守教育初心,同时要配置高质量资源、实施高质量师资计划、建设高效能教研体、加强高标准内部治理、强化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汶川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李永强通过介绍教育体系在四川的完善程度及成效,对教育体系与构成进行深入分析,为AI时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都江堰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周蓉就教师专业培训、搭建平台联合高校及社会教育平台等作经验分享,并指出要改变教师观念,构建AI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平台。都江堰市北街小学校长车进从用好国家智慧平台、结合新技术运用能力建设2.0或3.0工程及形成AI智慧教室三个方面论述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汶川县卧龙小学校校长范阳福强调,要用发展的思维来看待AI,从多维度视听结合来提高文化自信,运用数字化工具赋能语言运用,用可视化表示提高思维能力,用智能化媒介进行审美创造等方面来提升学科素养,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信息中心主任陈毅林就AI技术对学校的影响展开论述。他表示,资源的高质量利用能更好的实现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怎样多渠道多方位全面的学习和应用知识,怎样提高专业素养与进行自我评估,均可通过智能技术进行询问求解。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书记蒋国庆从提高认识,加强引导;落实培训,形成氛围;积极引导,共同进步三个方面展开讲述。他表示,教师可以利用直播课堂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江堰市中小学教育研究室负责人罗佳表示,从资源平台的应用到AI录播教室、AI评课、数字资源、资源共享信息、校本教研等方面,智能应用可以帮助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金川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袁福云表示,在AI时代下,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加大设备及软件等技术支持、改变家长对于AI教育的观念等对缩小教育差距、推动家校结合至关重要。汶川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孙健指出AI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紧迫性与差距,他强调,在教学中要引领教师使用AI工具打破时空限制,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汶川县耿达一贯制学校校长王超表示,要围绕教师与家长思想意识转变、学校创设AI工具使用氛围、技术支持、管理团队建设、评估机制建立等方式改变当下学校AI使用情况。汶川县八一小学校副校长袁敏就所在学校硬件设施情况作简要介绍,并强调各校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深化教师技能培训、整合教育资源。

(图:AI时代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
AI时代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上,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致欢迎词。他指出,当前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我校作为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AI时代,我们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希望能够和各高校共同探讨中国高等教师教育发展。

(图:AI时代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明军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西北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各高校携手共进,推动相关院校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共同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四川师范大学校友工作与校地合作处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罗婵详细介绍四川师范大学课程体系即师范生训练中心、微格实训、育人能力、创新式的实验研究能力、艺术特长培养。她表示,搭建AI平台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加强沟通交流,强化共建共享共赢。

(图:AI时代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波指出,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人工智能是民族地区跟上时代步伐的机会,要借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东风,探索民族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伍琴、袁顶国就院校合作经验作交流分享,并指出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定期交流讨论学校发展情况,重点聚焦教育教学、竞赛能力、名师工作室,要建立中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大数据库,构建属于自己的AI产品。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汪根讲述了所在学校近年来在AI运用中的发展,主要聚焦教师队伍建设,设立“教师教育+人工智能”实训中心,智慧物流、智能团体等智慧教育体系的建设,促进智慧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学校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融通等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贡献。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索南加,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兼期刊中心副主任郭炯和四川师范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分别就各自学校在AI技术应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分享。

(图:向武作总结发言)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会议旨在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质量,传承红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地区稳定,希望各方院校精准捕捉教育发展要点与痛点,携手合作、共创未来,不断拓展交流合作形式,丰富交流合作内容,为教育事业发展激发新活力、注入新动能、实现新发展。
文字:徐畅 徐巳涵 龚雨欣
摄影:汤剑波 四郎巴措 彭若双
编辑:邓琳琳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