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有效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助力地方乡村振兴。9月20日,我校联合汶川县于水磨镇牛塘沟村、盘龙溪村举行“千村共建”示范村挂牌仪式暨县知新会、学校知联会联谊实践活动。汶川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壤,汶川县政协副主席、县知新会会长刘培英;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党委副书记毛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伟,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查旺斯基,学校知联会会长、发展规划处处长吴文权,学校知联会副会长、驻村干部张林,汶川县知新会、阿坝师范学院知联会部分理事,水磨镇、映秀镇相关负责人及牛塘沟村、盘龙溪村书记、驻村干部等共计40余人参加活动。
共同揭牌掀开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为切实推动校地资源整合,水磨镇牛塘沟村、盘龙溪村在汶川县知新会和阿坝师范学院知联会的助力下,聚焦乡村振兴示范村、艺术乡创示范带建设,以汶川县水磨镇西路边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成功举办“千村共建”示范村挂牌仪式。


挂牌仪式上,汶川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壤对共建村凸显的示范引领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开展“千村共建”行动,是党外知识分子参与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渠道,要在突出“一基地一特色一品牌”、建立助力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丰富活动载体等三个方面有效发力,掀起开局之势、鼓足开局之气、汇聚开局之力,努力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地负责人阿坝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知联会副会长、盘龙溪村驻村干部张林表示,将以水磨西路边茶基地创新实践为抓手,在党建引领下搭建起校地统一战线成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力争创建起全县乃至全州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示范点。

仪式上,罗壤与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毛英共同为“千村共建”示范村揭牌。
交流研讨碰撞新思路
为激励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务实融入乡村振兴“千村共建”行动中凝聚共识、担当时代使命,在携手共进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活动中充分展示“知联”特色,彰显“知联”作为,揭牌仪式后,全体成员随即开展“汶川县知新会、阿坝师范学院知联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与会人员紧扣充分发挥千村共建行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主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不断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


张林详细介绍基地情况。他表示,水磨镇“千村共建”示范基地将继续创新校地共建模式,探索“村校会企”共建共享新格局,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学生创业公司代表、阿坝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邓世刚深刻分享参与该项目的初心、前期实践成果及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将继续依托学生创业公司提供的平台,积极探究水磨镇“农文旅”特色产业新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力量。

阿坝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知联会会长吴文权表示,将充分发挥学校党外知识分子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采取多元化路径措施,内外协同发力,确保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服务乡村。

成都财贸高级职业中学培训中心主任周斌表示,我国的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规模具有广阔的前景,要持续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就要持续加深农文旅商在广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意识和融合理念。

相如茶文化科技研究院院长余良表示,当立足当地特色茶产业资源,有效配置茶产品的生产体系,从而初步形成“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良好互动格局。

汶川县知新会理事代表周桂虹详细介绍甜樱桃、脆红李等汶川县优良农产品,她表示,要围绕市场需求抓好农产品结构调整和品质提升,强化品牌建设,引导汶川县农业发展走良性可持续之路。

水磨镇盘龙溪村书记廖兵就盘龙溪村相关情况和西部边茶发展历程作详细介绍。他表示,将坚持守正创新原则,着力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进西部边茶品牌提质增效。

水磨镇牛塘沟村书记曾永红详细介绍西部边茶作坊相关情况,他表示,在当地政府及阿坝师范学院的帮扶和宣传下,当地百姓依托该产业均实现增收致富,目前该茶产业还将进一步发展技术水平、优化品质外形,以提高品牌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查旺斯基指出,将切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结合定点帮扶工作、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等工作,为党外知识分子开展调查研究、服务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搭建更好的平台,把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乡村振兴打造成为服务地方和学校统战工作的新亮点。

汶川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罗壤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发展共识。充分认识推动党外知识分子助力乡村振兴“千村共建”行动是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要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专业优势,深入调研、开展服务、建言献策;要完善优化机制,合理促进发展。党外知识分子要充当“生力军”,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汶川篇章贡献力量。

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以“鱼水相依”的生动比喻,指出阿坝师范学院与汶川县校地合作如同鱼水关系,命运相连、呼吸与共。希望两地进一步深化拓展校地融合,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重大战略中展现担当作为,在新征程上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的奋进之歌。
现场观摩开拓新视野

共建基地以茶为媒,助农增收。在姚红伟制茶工作坊,与会人员跟随姚红伟体验手工制茶流程及工艺,观摩一片片不起眼的叶片如何在制茶工人的手中化腐朽为神奇,蜕变成香气四溢的茶叶;在牛塘沟村茶场,成都华夏茶艺学校副校长张丽萍带来一堂茶艺教学盛宴,大家循着茶香,研修茶礼,品悟茶韵,传承茶道,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茶道文化真谛,感悟基地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文字:邓琳琳
摄影:邓琳琳
视频:邓琳琳
编辑:陈凌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