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对外合作交流

【协同联动 提质强能】阿坝师范学院教学科研管理者、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专题讲座回顾

作者: 时间:2024-07-23

【本网讯】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干部队伍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根据学校党委统一部署,7月19日至23日,阿坝师范学院教学科研管理者、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专题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陆续开展。

本期研修班共设置了10场专题讲座,特邀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薛二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苏德等多位专家学者聚焦“教育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点,民族地区高校学科建设和宗教问题,教学评估与院校治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教学研究与管理等主题开展。

《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理论与路径》

薛二勇,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他从教育强国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切入,对新质生产力和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特点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详细介绍,并结合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现势,归纳我国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原创性的理论创新成果。同时从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设施与教育制度等视角,梳理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教育强国的基础和对策。

《教育强国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苏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以民族地区教育与宗教政策理解为主题,从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考与新举措、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针对性强,是一场强素质、增本领、长才干的“营养大餐”。

《高校教学评估与质量建设》

李志宏,教育部评估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他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重点开篇,着重分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发展趋势,并从评估方案、评估实施、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详细介绍评估工作过程。他提出,教学评估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必须完善内部质量体系建设,关注核心数据、强化教学改革、培育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赵朝峰,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围绕“为什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怎样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如何发挥先锋作用”主要内容展开讲授。他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结合身边的实例,他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选好班子(带头人),加强和严格党员教育监督,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

《创新驱动下的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思考》

杜瑞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教师,教授,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他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三大着力点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就学科与专业——大学知识构建的逻辑,知识与创新——大学组织建设的任务,平台与保障——大学专业发展的依托,变革与发展——大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四大方面对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进行详细论证。

《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治理法治新思维》

石连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他指出,高校依法治校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立德树人。高校治理要树立法律意识,坚持法治思维,遵循法治原则。他结合高校治理案例提出,高校学生纠纷处理中最关键的是建立组织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完备、运行机制有效、保障措施充分的合规管理体系,同时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建立适用学校管理的相关规定与政策。

《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他指出,教育是一门时代学,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也在大模型化,未来教育应是万物互联+智慧感知的结合,未来学校应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学习方式灵活多元,学校组织富有弹性的普遍形态。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舆情管理能力建设》

周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从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切入,深入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她表示,在当前舆情风险频发,危机传播重要性凸显的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她认为,高校舆情管理要防止出现用力过猛,任意拔高的“脸谱化”,自我美化及弄巧成拙的“唱高调”。

《大国良师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密码与动力》

李方,北京教育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他指出,教师一定要有教育家精神,高校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其密码在于良师善邦、启学致远,涵育良师、酿造新人,筑基提质、赋能创新。还要破解“学用之困”,理性研判“学用之辨”,做好因材施教,精准施策。

《中国古代思辨与教学管理》

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从“思——叩问”“辩——审辩”切入,详细讲述中国古代教育观念,通过中西比较,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讲解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境界,使全体学员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此次研修班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富有专业性、学术性和思想性,现场成员受益匪浅。回顾阿师40多年的办学历程,在新的征程上接过历史的交接棒,期望各中层干部要将此次研修成果应用到未来工作岗位中,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要把握方向,精准发力,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制定的“5371”战略目标,团结奋斗,上下一心;要敢于创新,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为四川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阿师力量。

文字:邓琳琳

摄影:邓琳琳

编辑:陈凌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