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对外合作交流

【暑期“三下乡”】阿坝师范学院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作者: 时间:2024-07-18

【本网讯】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绘就发展新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专项行动,2024年7月8日—7月14日,我校张林老师带领“普向未来”乡村振兴调研与促进团队,踏上了以“携手共进,助力乡村”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

深入吉祥社区,了解村情规划未来。7月8日,实践团队到达水磨镇吉祥社区,水磨镇吉祥社区书记谭强、副书记张春详细介绍了社区情况,与实践团就水磨吉祥社区研学项目展开讨论,介绍了解水磨镇吉祥社区“不远 不晚”的发展规划,实践团队员们结合社区现状,踊跃发言讨论,为水磨镇吉祥社区研学规划建言献策。

探访水磨古镇,弘扬精神传承文化。7月9日,实践团队到水磨古镇进行考察。实践团队员们分别到润街、青简书室和西羌汇等热门景点展开调研。在实地的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员们与当地居民深入交谈,了解水磨镇发展历史、历代羌医文化传承、古镇夜市文化,探究不同历史时期水磨镇的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通过调研,实践团队员们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水磨镇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走进茶园村落,关爱村民共话发展。7月10日,实践团队走进水磨镇茶园,实地调研茶园文化,详细了解茶树保护、茶文化发掘打造、茶园种植采摘等情况。与茶园负责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茶叶生产经营情况、茶叶加工的工艺特点等情况。通过现场细致地观察和深入的交流讨论,实践团队也积极为茶园未来的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依托丰富的茶资源和茶文化资源,整合水磨镇文旅资源,挖掘旅游潜力,大力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建议。

参观样板基地,借鉴经验助力振兴。7月11日,实践团队走进汶川县漩口镇赵公村云里雾里樱花基地参观学习。赵公村云里雾里樱花基地生态旅游建设是依托资源优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形成文旅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典范。在实地调研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文旅产业示范样板,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让队员们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将大学生思政课开到田间地头。

调研产业基地,行业咨询增长见识。7月12日,实践团队到前往水磨镇马家营村小马超田园研学基地、拾云营地以及等风来茶园。通过马家营村村支书刘明虎、拾云营地董事长殷书剑以及盘龙溪村委会副主任姚红伟的介绍,队员们了解了水磨镇各项产业基本情况,丰富了课余知识体系、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深刻认识了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和帮助队员们坚定信念、锤炼本领、历练成长,上好实践的“大思政课”,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研讨考察成果,设计创新研学线路。7月13日,实践团队成员对本次活动的考察成果进行深入研讨,队员们对研学成果进行总结汇报,设计出“文化之旅”和“标本之美、营地之乐、学府之智与防火之青”两条研学线路。以青年实践锻炼促乡村全面振兴,让实践团队员们利用暑假时间走进乡村开展实践,加强学校与乡村的共建融合,为我校学生乡村振兴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考察道观资源,聚焦高质发展之路。7月14日,实践团队对水磨镇黄龙观进行考察。水磨镇黄龙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旅游商业化是实践团队本次调研的重要内容。实践团队员们认为旅游应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游客在参观中领略道家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道家旅游资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水磨镇深度实践。

此次实践活动,让我校实践团队员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勇担当、做贡献,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强筋骨、长才干,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稿摄影:黄瑶 彭羚茜 叶睿

编辑:容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