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9月27日上午,向武校长在2018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暨第三届汶川(卧龙)大熊猫节开幕大会上,发布了我校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汶川县“熊猫指数”,并向汶川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旺娜移交指数研究阶段性成果及相关调研资料。项目组成员向武、杨仕椿、向昌成、蒋自国、罗平、刘汉文等参加了发布仪式。
2017年7月,我校受汶川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委托,实施汶川县“熊猫指数”指标体系构建项目。旨在通过全面调查,以客观真实的数据和科学严谨的方法构建相关指数,科学直观地反应汶川县居民健康状况及幸福感状况,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及时改善广大群众关心的民生事业,让全体居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推动民生项目落地生根。
项目由校长向武教授牵头组建课题组,组织了500余名由学校师生组成的调查团队,对全县12个乡、镇的各村寨,及各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中,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各乡、镇的热情帮助,得到广大民众的理解和配合,顺利收回问卷和访谈内容。收集了有关医疗、疾控、防灾、健康文化、居民收入、安全感等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熊猫指数”(Panda Index,简称:PI指数)的首次提出,旨在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数,用以衡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该指数的设立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能衡量人的发展的基本内涵;二是变量少且易于计算和管理;三是既包括经济等客观数据也包括居民的主观感受;四是有充足可信的数据来源和保障。
项目组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对数据进行了科学归类整理,结合汶川居民实际情况,于2018年8月完成《汶川县居民健康指数体系构建》项目研究报告与分析报告、《汶川县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在指标体系的确立、问卷的设计、调查方法的选择、指数体系的构建以及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国家统计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多个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00多位相关专家的悉心帮助和指导。
“熊猫指数”项目的研究与指数的发布,能科学衡量汶川县居民的健康状况、健康决定因素以及健康趋势,可协助规划、检测和评估各地或社区的卫生健康行动方案,并为政府在医疗、卫生、疾控政策、社会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为“健康中国”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样本,为民族地区的大健康建设作一些开创性探索研究工作。
执笔:杨仕椿 刘汉文
编辑:柏丽华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