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中国人民大学易丹辉教授讲话

【图】我校校长向武教授讲话

【图】会场
本网讯:9月28日下午,在我校行政楼406会议室召开了我校与汶川县人民政府合作项目——汶川县居民健康指数体系构建项目工作座谈会。
中国人民大学易丹辉教授、杜本峰教授,我校校长向武教授、汶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林晓江、我校校务委员马昌威教授出席会议,该项目推进小组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汶川县残联理事长刘国平就汶川县残疾人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技能的情况作了汇报,并说明了当前这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向武建议:高校与地方应努力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产业科技孵化园,将我校美术学院和管理学院的资源与科技股份公司合作,通过政府融资的形式把藏羌文化推广出去,为羌绣的规模化生产搭建平台,也为残疾人从事羌绣生产创造了条件。
该项目推进小组负责人、我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主要负责人杨仕椿教授就项目启动至今的工作进展情况做了汇报,并诚恳请教参会专家就项目的各级指标体系及技术实施方案给以指导建议。
林晓江在会上发言说,项目团队接下来要解决如何形成科学的发布机制的问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团队要尽快对整体框架做出有效的推行。
听完各方面的汇报后,易丹辉教授做了讲话。他指出,项目的完成要立足于科学的调研数据之上,充分掌握有理论依据的调研数据。站在国际健康的高度上,联系汶川县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最后,向武作了总结,他说:汶川县居民健康指数体系构建项目是一个探索性的工程,要在考虑到政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情况下,确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地修正。希望项目参与者在获得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合理有效地推进工作的进程,在2018年拿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摄影:王巧
文:学生记者 刘容、吴汶柯
编辑:邓晓宇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