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两评估两转型

应用转型系列报道【十三】:圆通科学工作院培训会在我校继续进行

作者: 时间:2017-05-25

【本网讯】为进一步提升科学工作的能力,探讨圆通制科学工作的标准, 2017年5月23日上午,我校实验楼C栋行政工作能力训练中心召开百千万工程项目院校培训会,35所高校代表和我校副校长毛英、教务处负责人李清茂参加培训会。

会议伊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代表况红发言,他提出了有关工作及能力的概念并分享了他对 “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项目的理解,他认为该课题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同时百千万工程更为文科应用型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况红探讨了“工作科学与科学工作”“百千万工程”与圆通制科学工作标准、“百千万工程”项目的实施等问题。他指出,应推广校企合作,多方面研究科学工作标准,让理论研究在科学标准中广泛应用。圆通制工作标准化应使工作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信息化、信息透明化。各高校应提炼传承工作经验,利用此平台推动改革,以解决文科专业岗位优秀人才的培养问题。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代表詹洪波就对认识圆通、建设圆通、信仰圆通三个方面问题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认识圆通,他提出要遵守教育规定,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学分,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行圆通制教育。同时,他认为由于我校的民族性、师范性和地方性,可施行圆通制教育。建设圆通,应创新机制,改变公司化的模式,研究可持续性。信仰圆通,就应依靠智慧,科学生产,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作标准研究院院长王民权指出,要精准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专业训练中心,提供证书证明,逐步地确定证书含金量。研发中心应明确标准,提高工作开放度,注册公司模式。各院校应加强沟通与合作,进行学习考核,制定教学计划,院系进行合理安排,定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最后实现自我增长,自我发展。

培训会上,各校代表对于科学工作能力的提升与圆通制科学工作标准这一课题各抒己见。“百千万工程”计划项目的实施,加快了高校推动应用型文科教育改革。圆通科学工作院培训会在我校召开,有利于带动我校制定圆通制标准化、流程化、科学化的学生培养方案,加快我校“两转型”步伐,有利于培养更多契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文/许琪 付柳

编辑:周正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