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18年10月25日上午9:00,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双创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在我校南苑剧场举行。我校特别邀请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杜兴端,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传媒学院院长、云南中外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热带丛林民族摄影协会会长杨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创业促进与服务体系处调研员冯易甡,四川止正教育培训研究院院长刘莉,奇正沐古(中国)咨询机构创始人、中国首批十大策划人、中国营销咨询界的先驱和领军者孔繁任等人来校指导交流。我校教务处处长吴文权、校团委副书记钟顺秋接待了杜兴端一行。
冯易甡为培训活动致辞,她讲到,“双创大讲堂”专题培训活动的举办是对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的贯彻与落实,将推动我省中小微企创新创业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不断将双创工作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是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活动。她强调,此次专题活动也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双创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双创升级版的重要平台。她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双创大讲堂”专题培训分为五场,将在我省不同片区、分不同的主题、以“专题报告+交流研讨”的方式进行。本场是继“成都平原经济区主题培训活动”成功开展后的第二场活动,培训活动特邀孔繁任、杨辉和杜兴瑞三人担任主讲嘉宾,他们将紧紧围绕“双创”这一主题,开展三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上午9:00,孔繁任作了以《项目策划与品牌定位》为题的讲。他提出了“品牌想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区别于其他品牌,不断地进步和改变,跑赢竞争对手”的重要观点。他用三点概括了品牌思维,第一是“好汉做事好汉当”,即产品要跟其他产品区分开,意味着权益与责任;第二“把握消费者思维”,即“是什么不重要,消费者认为是什么”才重要;第三“名声就是财富”,即要注重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塑造。他强调,做品牌就要利用好“符号”,做好语言创新和符号创新,在此基础上去抓住消费者的人心与人性。
下午13:00,辉做了题为《故事法营销案例分享》的讲座。他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开场,从“做人、发展、感恩、品性、领悟”等几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杨辉以“我们的故乡都是美丽的,关键在于如何挖掘故乡的美丽?”为引题,播放了一段视频,简要地为在场听众展现了在创新创业下意识下,一棵古茶树所具有的文化历史和价值。并以此故事为引,提到,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还要学会如何发现价值,如何把知识和市场有机结合以创造最大的价值。把知识能力融入项目活动,把项目活动转化为经济价值,敢于创新,重视价值,这才是正确之道。
随后,杜兴端绘声绘色地作了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讲座,他针对“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讲述了“三分说”和“四分说”。他讲到,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高科技农业,是资本集密新型农业。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是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前提,以充分吸纳世界工业文明成果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精华为基础,通过科学、化市场化、产业化建立起来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村发展的一个新业态,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形式,激活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赋予农业环保、科技、教育、文化体验等内涵,转型提升农业的生产功能和经济价值,促进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他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新发展理念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他倡导企业发展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产业链,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从而实现产业兴旺、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足。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很好地调动了听众的积极性,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此次活动旨在为我省中小企业家提供一个高品质的交流、互助互帮、共进共长的学习平台,不断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促进创新人才不断涌现,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同时,此次专题系列讲座活动将助推我校双创工作的开展,为我校顺利实现“两评估、两转型”助力续航。
人物链接:
孔繁任,奇正沐古(中国)咨询机构创始人。中国首批十大策划人,中国营销咨询界的先驱和领军者。1983年起投身中国策划事业。1992年创立奇正咨询以来,他策动中国营销30余年,被公推并获“中国策划业杰出功勋奖”。他及奇正沐古团队助力近300多家客户成为行业的领先者乃至领导者。包括:湖南卫视、《销售与市场》、华立、波司登、贝因美、苏泊尔、康恩贝、金六福、娃哈哈、正泰、中策橡胶、传化化工、奥康鞋业、青岛啤酒、长城汽车、大自然地板、兰州形象、绍兴旅游等。他始终站在中国营销最前沿,更因推动美中两国的营销交流,与基辛格、黄永玉等人同批获得“美中交流贡献奖”。
杜兴端, 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农业经济、产业组织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的项目获得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二等奖1项、四川省工程咨询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杨 辉,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传媒学院院长,云南中外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热带丛林民族摄影协会会长。昆明游云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多年来,拍摄了上万张照片,有医疗方面的珍贵资料,有众多民族民俗风情写照,不少作品在全省全国大赛中获奖。除此之外,还与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了漄画部落的阳光、地球上最大的茶树、敢问路在何方、绿色梦园、告别无量山等图书。
供稿;团委新闻部
编辑:柏丽华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