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综合新闻

2018届毕业生双选会系列报道【四】: 专访我校副校长甲任

作者: 时间:2017-11-05

本网讯 11月1日,我校足球场标语醒目、帐篷林立、人潮涌动、盛况空前,好一派吉祥、喜庆氛围。我校2018届毕业生双选会在此隆重举行。学生记者一行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我校副校长甲任。

学生记者:今年双选会气势如虹,您能谈谈学校为此次双选会的成功举办做了哪些准备?您觉得今年双选会又有哪些亮点?

甲任: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校“中心工作”之一,学校高度重视,从三月便开始筹备这次双选会,其间学校相关部门分组到广州、上海等就业区域联络了180多家就业集团,突破历史最高点,并与诸多企业、单位进行良好对接,还积极回访了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三次组织就业工作会议,要求各学院对学生进行相关就业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就业形势,清晰的进行自我定位。谈到这次双选会的亮点,我认为有几点值得肯定,首先是招聘单位的多样性,涉及师范、非师范、公办、直招、体制内、体制外多种招聘单位。新疆地区代表巴楚教育局对我校毕业生进行免笔试直招,校友企业回校招聘,更有数家企业单位多次到我校进行招聘,提供给毕业生多层次多领域的就业机会。同时学校与用人单位在现场签订了共同培养人才协议,双方以“订单式”联合培养综合能力与专业能力并重的人才。

学生记者:您认为学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继续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呢?

甲任:我们主要是跟踪了解毕业生们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发展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专业设置,重新设计有效的职业规划。同时学校要形成“就业工作就是学校工作生命线”的意识,学校层面和招生就业层面“走出去”,在打通沿海地区就业渠道的同时,积极拓展华东等地区的就业渠道,这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还要充分调动学院领导和学生对就业的积极性和关注度,学生本身要有准确的自我评价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校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区域性、地方性、民族性、专业性给予其正确的就业指导,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好网络宣传,引导他们走正规渠道就业,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因求职心切而盲目择业。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学生的就业渠道会越来越宽。

学生记者:您认为今后对学生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我校学生又具备哪些优势和弱势?

甲任: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态,要有一个平和、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对待工作。同时培养学生端正的品行和健康的人格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必不可少。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面均衡协调发展。学生专业能力也需要逐渐提高,只有能力越强,就业机会才会越多。另外学校还成立了圆通制工作实验室,帮助学生自我定位,了解相关职业的程序,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这都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关于学生优势,我们民族地区高校走出去的同学大多都具有朴素、真诚、坦率等优良品质,我校学生传承民族性特色文化,能歌能舞,有自己的技能和特色,我校学生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校学生存在的弱势在于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的理解有误区,对体制内外的企业在思想认识上有误会,受部分家长的传统观念所影响,就业多向体制内企业拥挤,学生的就业领域变得狭窄。学校要对家长、学生同时进行多重就业引导与交流,扭转学生在就业上的弱势局面。

学生记者:最后您能给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一些建议吗?

甲任:希望我校毕业生能铭记和弘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保持一种健全的人格品质,形成强大的自身抗压能力,相信他们一定会怀揣着母校的期望和祝愿,走得越来越远,开创出一片奋发有为的新天地。

摄影:廖远锐

学生记者:徐影、陈秀平

实习学生记者:周泓吏、李平

编辑:柏丽华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