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综合新闻

著名诗人羊子应邀与我校学生座谈

作者: 时间:2017-10-23

本网讯】10月18日下午,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诗人、《神奇的九寨》词作者羊子先生应邀来我校与文学与传媒学院部分师生进行文学座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张宗福教授主持。

座谈会伊始,羊子介绍了自己与阿坝师范学院的渊源以及那场哀痛的08年的震。他追溯文学历史,引经据典,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文学与生活、想象之间的关系。他说,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和源泉,是文学产生的土壤和根基,如果文学偏离生活,那么作品就失去了感动和灵魂。生活的善恶美丑、苦辣酸甜、聚散离合,使诗人的情感抒发特别鲜明动人,思绪绵绵,驰骋飞翔,古往今来日月风云,天上人间,尽在诗人浮想联翩的想象和思维的结合中生成复活。就欧阳老师提出“怎样看待时间碎片化导致更多的读者阅读网络文学,放弃阅读经典”的问题,羊子先生答道,由于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和节奏过快,手机成为大多数人获取消息的工具,网络上充斥着无数所谓的文学,在网络阅读中,许多人并不能筛选与区别经典与糟粕。读书与写作是精研细读的过程,是洗涤灵魂的过程,只有阅读经典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对于“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和音韵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羊子更是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强调,没有意境、音韵的现代诗都不能称之为诗,现代诗是在继承古代诗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是对古代诗歌的传承与发扬。他指出,诗人应该拒绝阿谀奉承,哗众取宠,应该恪守诗人自己的一方净土,坚守自己的灵魂。

主持人发现了坐在观众席上的周正老师,他表示,周正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坚持理论与实践并行,在写作技法研究、文学评论、小说、散文创作等方面笔耕不辍。他邀请周正分享了他对文学的理解。周正认为,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认识世界是从概念开始的。需要思考语言与文学的关系,语言是修饰文学的;需要理解文学的概念,文学是用形象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那就需要继续理解形象的意义。

羊子先生在交流会中引经据典,结合实际,与现场同学热情互动。现场赠书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诗歌的兴趣。通过文学交流,增进了我校的文学气息,激发了部分同学对文学的热情。

附:羊子(1969年7月——)本名杨国庆,男,羌族,四川理县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四川省汶川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羌族文学》主编。著有《一只凤凰飞起来》《汶川羌》《静静巍峨》等诗集多部,巴金文学院2009年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

学生记者杜娇娇

编辑:周正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