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树立阳光心态,体验快乐生活。为了引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倡大学生爱生命、爱自己、爱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并由此去关爱和帮助他人,关爱社会,2016年5月23日至2016年5月28日,学工部主办,校学生会和心理协会承办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活动圆满举行,我校师生增长了心理学知识,增进了心理交流,提高了心理素质。
5月2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因此在今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来临之际,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组织以“树立阳光心态,体验快乐生活”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校园,走进你我他。
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文件精神的背景中进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周活动”,对推动我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梦想启航”主题活动——幸福快乐,放飞梦想。
拾起梦想的翅膀,背上奋斗的行囊,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5月23日上午10点,“梦想启航”主题活动在实验楼A栋114室举行。人文社会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宋明、心理协会田丰美老师莅临现场,人文系的部分同学参与活动。帮助同学们扬起梦想的风帆,迈开坚强的脚步去追寻、去翱翔!坚持着那远航的方向,拥有超越一切的力量。活动中“瞎子背瘸子”,帮助缓解同学们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加强团队的凝聚力;“趣味测试”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完善自己;“制作梦想板”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方向感,学习更有动力,大学生活更加充实的同时,让小目标带动梦飞翔,鼓励大家做一个有梦,敢于追梦,实现梦想的人;“幸运天使”让同学们充分地感受幸福,体验快乐,进一步认识自我,学会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此次活动,营造一种关注身心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为梦想而努力的良好的心态与氛围。
“心语心愿”主题活动——“微心愿”之“阿师一家亲”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都代表着对美好的渴望。
为加强学校的人文关爱,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阿坝师范学院变成大家心中永恒的温暖、温馨的家,5月24日中午11点40分, “心语心愿”主题活动在大食堂门口顺利开展,“心语心愿”其活动形式是用便利签邀请全校师生写下自己最真诚的心语心愿,宣传并告知同学可任意时间将心愿写于贴纸上贴于心愿墙上,其他同学如若能够帮助完成贴纸上心愿便撕下该贴纸。很多同学都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微心愿,将心中对自己、对家人、对老师、对班级、对同学的小小心愿通通都写在心愿墙上!墙虽小,愿却美!
活动提供了微心愿平台,传递爱心,接力能量,让大家共同见证,一起用爱温暖你我他,用善行点亮小小心愿!
“心灵舞动”主题活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是一次与内心连接、对话的舞动;身体从来都不说谎;他真实的反应每一个人的内心;每个人都可以见证自己心灵的蜕变。
为增强团体成员的人际沟通能力,改善与他人的交流方式,提升与他人人际交往技能,5月25日下午2点,“心灵舞动”主题活动在周末舞会举行,志愿者老师们采用“人际关系”和“履带战车”等游戏让同学们都在活动中其乐融融,彼此陌生的同学们被分成四个团队,每个团队都创立了自己战队的名称和口号,在愉快和紧张的气氛中彼此之间相互了解认识,接着在团队比赛中积极融入集体,团结、互助、坚持,让现场气氛格外愉悦。
活动希望大家学会与他人相处,同时去探究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奥秘。
“心灵面对面”活动——与心灵相约,与快乐同行
心态是心灵的窗口,如果想要把世界看清,就让心灵保持纯净。
为了心贴心服务于每一个同学,5月25日下午4点20分,“心灵面对面”活动在学生公寓2、3栋之间的平台举行。由邀请的10个专业心理老师在美食城外与全校师生进行一对一的公开式的面对面的交流,现场虽然小雨纷飞,但同学们仍然积极地跟老师畅言想说的一切!老师们亦是一群有爱心、有责任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营造愉快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他们知道如何去严格遵守心理保密原则,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逐步养成健康的心态,从而达到关注自我、关注健康的目的。
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初步形成了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加强了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增进了心理交流,提了高心理素质。
“欢畅的味蕾”活动——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给心灵放一次假,给舌头一次酸爽。
魅力阿师,风景秀丽,人文风雅,利用美食节这个活动,5月26日中午11点30分,“欢畅的味蕾”活动在美食城门口举行。现场唯美音乐萦绕,美味食香弥漫,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不只是美食,也是分享快乐的的平台。每一位参与者在活动中不仅能品尝到美食,还能分享做美食的喜悦。活动倡导做一个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打造一个集品美食,广交友,乐生活的美食平台,为小厨师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愉悦自己,快乐他人。同时展示美食的魅力,满足我们对美味的欲望,用味蕾感受美食的酸甜苦辣。
好吃嘴们走起,一起去感受味蕾的欢畅!
“大学生人际交往”讲座——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为了让同学们能造就健康的自我,陶冶情操,建立自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月27日下午2点,“大学生人际交往”讲座在水墨桃源大剧院举行,我校邀请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四川省性教育协会理事心理学专家陈雪飞博士担任主讲,各系部老师、学生代表聆听讲座。
近年来,高校恶性事件频发,陈雪飞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刻解读大学生人际交往。她用几则实例,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科学地从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恋人关系方面分析了造成大学生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的沟通出现障碍的原因,并用校园人际交往调查实验表明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人类的心理病态大多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所致。她希望同学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反省自己,学会宽容、大度,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和不足。她讲解了人格障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人格障碍是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处理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她强调了家庭关系与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命运和心理的强迫性重复使人形成了不同的依恋型性格。大学生要以平等尊重原则、真诚原则、信用原则、求同存异原则、适度适应原则来确立正确的人际界限与人际关系。讲座的最后,陈雪飞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视频,展现了人性的美好。
通过讲座,我校师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重视:我们要树立健康的思想,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享受美好的生活。整场讲座风趣幽默,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
我校“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活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主题方案,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活动贴近学生,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受学生欢迎,推进了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从活动的参与情况与反馈信息来看,同学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境,是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愉快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内在基础。
学生记者:张轩语、胡阳艳、周璇、朱颜
编辑:周正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