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2016年5月26日,我校承办的学前教育卓越教师改革研讨会顺利举行。绵阳师范学院副校长陈寒教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刘先强教授、我校行政主要负责人凌道明教授出席会议,我校教务处副处长李清茂教授、基础教育系副主任唐刚参加会议。唐刚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凌道明致辞,对远道而来的绵阳师范学院和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领导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对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史作了简介,介绍我校目前处在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一个目标,三条途径”转型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立起合格应用型本科院校。他着重强调应用并不等同于技术,并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卓越教师所遇到的困难。凌道明表示,希望通过各学院的协作,培养卓越的师资去填补学生的不足,让基础教育系把学前教育专业做好,引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陈寒在讲话过程中就他们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并为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做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三所学校各有教学特色和教学方向,应发挥彼此的优势,建立一个“互派互访”的模式,在交流分享中共同进步。他充分肯定了阿坝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优势,并希望三所学校能够真正做到合作,交流与分享,建立一个真正的资源共享的平台。
刘先强在他的讲话中提出,要重视专业教师的能力,使专业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认为三所学校应携手共进,共享资源,使业务做到位,从而从一个大的协作转变成建立一个大的机制,建立一个大的教育共同体,并真正做到卓越教师对卓越教师,卓越学生的人才计划培养。
随后,我校焦安勤副教授介绍了我校升本以来双语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遇见的困难,指出师资缺乏,经验不足,民族文化差异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唐刚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并提出‘融园双向模式’和‘双手抓方式’两个基础教育发展的方法。与会领导和随行人员则对对卓越教师培养的问题各抒己见,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何叶和敖颖从‘本科模式、教师结构、本专区别、教学模块’四个方面介绍了她们学校卓越教师的发展历程和教学管理模式。绵阳师范学院的魏卿指出了卓越与非卓越教育之间的区别,认为各校应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活动设计。我校基础教育系罗雪梅副教授认为,要将多元化融入到教学中去,同时进行考试改革,开设新的课程。绵阳师范学院任俊教授则认为教学质量随时代变化而与社会脱节,如何培养卓越教师成为首要问题,并强调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培养服务。
在自由讨论环节,凌道明说我校本科刚起步,要先模仿,进而提高,最后达到创新,并在教学模式上坚持双语教学,进行实践和理论的指导,向两校多学习。陈寒和刘先强也在发言中表示,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与我校进行文化交流,更希望可以拟订一个三校章程,明确各校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每次讨论的主题,创建三校共享课程平台,以各校优势搞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分享,同时也为三校研讨提供组织保证。此后,两校参观了我校基础教育系实训室,并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学生记者:张文意、朱颜、朱娟、杜娇娇、张轩语
编辑:周正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