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传统战部网站!

综合新闻

《西南作家》杂志主编曾令琪应邀来我校讲学

作者: 时间:2016-11-09

【本网讯】11月8下午,中国辞赋协会理事、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大型文学期刊《西南作家》杂志主编曾令琪先生应邀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作关于“新诗六论——诗、好诗及其它”的专题讲座。校团委副书记钟顺秋主持,中文系部分老师、同学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曾令琪先生简短地介绍了《西南杂志》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鼓励我校师生积极投稿。曾令琪先生紧紧围绕主题,主要从怎样算好诗、好诗好在何处、“打动”不完全体现“好”、诗之寂寞与诗之定力、诗人必须拒绝廉价的奉承、新诗之向六个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述。如今,“写新诗者众,写好诗者寡”,什么样的诗才算是佳作呢?他讲,诗虽然耕织于语言之中,但一首好诗应该超越语言,超越历史,超越时代。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在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把诗的美宣扬出来。他强调,诗是一种天然的民主,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诗来抒发情感,但诗人不是自封的,是后人根据其作品来评定的。“好诗好在哪里”这一论中,他将答案归纳为三点:时间的沉淀、能表达诗人特定的情绪,能引起读者共鸣。他引用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和卞之琳的《断章》形象直观的说明了什么是好诗。关于第三论“打动不完全体现诗的好”,他答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应以境界至上。需深刻理解王国维诗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意义。他从文学的本质来探讨“诗之寂寞与诗之定力”,诠释了文学的深层意义,并指出诗人必须拒绝廉价的奉承,文人必须要有宁静的恒心,有情怀,走红、获奖不是诗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曾令琪先生谈到,现在的新诗正在向朴素、安静转变,并逐渐走向“深”和“厚”,我们应该发扬新诗所倡导的真善美,坚持纯文纯意,坚持作品不分流派地域,坚持鼓励大学生进行新诗创作。此外他还提出三坚拒:拒绝华丽、拒绝平庸、拒绝奉承。

曾先生在讲座中引经据典,结合实际,与现场同学热情互动,用四川方言朗读现代诗歌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新诗的热情。通过讲座,增进了我校的文学气息,营造了文学氛围,激发了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

【附】曾令琪个人简历:

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社科特约研究员、《西南作家》杂志主编

代表作:学术著作:《周恩来诗歌赏析》 、《朱德诗词曲赏析》、《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 。散文集:《破碎的星空》 、《曾令琪散文选》

文:杜娇娇、张家泰、付柳

编辑:周正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