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12月13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杨宏春教授应邀来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超宽带电磁学概述》的精彩讲座。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系的广大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杨宏春教授首先以超宽带电磁学的研究对象和UWB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向大家阐述了新兴朝阳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等。他讲到,分辨精度高、穿透能力强、平均功率低、截获概率小、具有很强的反隐身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且抗低空突防能力强、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这些都是超宽带技术的主要优势,也是超宽带技术用于无线多媒体局域网、雷达定位和成像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及军事、公安、救援、医疗、测量等领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甚至全球今后发展电子科技领域的主要走向。杨宏春教授还举例讲到,在应用领域上,英国的钻孔式地质勘测雷达的勘测范围可达到100米,而我国的钻孔式地质勘测雷达勘测的范围只有7米,远远落后于英国;就医用方面来讲,我国都是采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其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伤害。在美国、英国,都采用超宽带技术对人体进行安检扫描,它可以将人的全部照下来,很轻易的扫描到人体内藏毒,并且对人无伤害。
杨宏春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冲击信号源的发展现状,以及UWB天线技术发展的情况,并分析了我国发展超宽带技术的困难之处。他指出,目前我国还未能精确地掌握超宽带特征难以研制宽带微波器件,对于宽带频率响应的处理还不够完善。同时,在超宽带技术领域研究工作的人才较为稀少也是超宽带技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人物链接:
杨宏春,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副院长。2014年聘为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超宽带信号源、超宽带天线、超宽带雷达系统及应用、复杂电磁环境及复杂网络研究。近5年承担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基金等项目3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文:学生实习记者 魏媛媛、鲜慧
编辑:邓晓宇
编审: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