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2014年10月23日下午两点,中文系本科教学研讨会在系会议室召开。校长凌道明教授、教务处处长赵晓雨教授、科技处处长吴天德编审、升本办杨子松副主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郑文瑜副教授、中文系副主任谭文旗教授以及全体中文系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中文系谭文旗教授主持召开。
谭文旗教授介绍了中文系目前教育教学情况、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中文系今后关于人才培养的思考:本科教学要强化教师专业意识,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水平;要充分利用实训室、广播电视台、语音实训室、微格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郑文瑜书记讲到,我系过去有着升办本科的相关经验,在总结、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同时也要创新,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学生管理模式应与时俱进,要强化对学生价值体系的导向,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语言与文学教研室贺诗泽主任指出,中文系升本工作应以人为本,特色取胜,立足阿坝,面向四川,重在政治品格,高在人文素养,强化专业技能,胜在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提出五个培养流程、五个机制的建议。中国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张晓英博士提出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研读能力。市场经营与管理教研室熊刚主任指出对本科学生的教学定位要明确,构思要有特色,走一条适合我系实际情况的升本路。董常保教授就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教务处处长赵晓雨教授在讨论中提出,要深入研讨教育体系的构架、学科体系的调整。升本办杨子松副主任也谈了自身的感受,认为本科教学要提倡自由民主。科技处处长吴天德编审提到了本科办学应对管理和师资的要求更高,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构架上与专科教育区别开。
最后凌道明校长做研讨会总结。他认为只有不断探讨才能形成共识,专科与本科的不同在于专科重技能,而本科则侧重知识的再生产。我校现面临由专科办学跨向本科办学的重大转折与过渡阶段,本科办学首先要“读老师”。本科教师要在保证绝对知识权威的基础上确保高度的教学自由;在课堂教学中树立高度的课堂责任感,认为只有教师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授课,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在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培养自己钻研知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科办学还要“读同学”。“电脑大学”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电大”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人的成长与进步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寝室文化、社团文化在本科办学中是十分必要的。高等教育是社会的良心,是民族的脊梁。凌校长认为我校的本科办学要站在振兴民族教育的高度,要培养出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者。
凌校长强调指出,本科办学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要求领导班子要“敢想”,敢于提出新的教学观念和管理理念,实事求是则需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和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本科教学工作。
文:中文系
编辑:邓晓宇
编审:梁建东